2017年

首页 >> 运行与管理 >> 实验室年报

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4月批准建设,是新疆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面向国际干旱区研究前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重点开展干旱区水资源利用与生态水文过程、绿洲生态过程与可持续管理、荒漠生态过程与荒漠化防治以及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过程与区域综合模拟等方面研究,服务于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解决西北干旱区的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可持续管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做出积极贡献。

2017年是一个科研任务十分饱满的一年。2017年实验室在研课题206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课题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3项,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2项,国际合作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项,省部级项目32项,中国科学院项目41项,科研经费总额达3.24亿元,到位经费约9127万元。

2017年实验室新上项目大幅增加。实验室2017新上项目63项,经费11892.6万元。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面上项目8项,新疆联合基金项目7项,总经费8797.6万元; 2017年获批(2018年启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总经费845万元;中科院重点部署课题1项,中科院国际伙伴计划一带一路专项1项,中国科学院项目13项,经费914万元。西部青年学者4项,经费合计863万元;

科研成果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实验室注重干旱区地理学和生态学交叉学科的研究与创新,科研成果正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2017年度实验室出版发表专著7部,发表论文259篇,SCI论文159篇,其中,Scientific Reports 5篇、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7篇、Climate Dynamics 3篇,另外,在GeodermaAtmospheric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Journal of Hydrology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Climatic Change等刊物也有多篇文章发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登记软件20项。《我国与中亚邻国跨境河流生态环境评估关键技术及应用》与《中亚地质大数据与成矿预测方法体系及应用》成果获新疆科技进步等奖

加大本土年轻人培养力度。实验室在吸引招聘优秀人才十分困难环境下,2017年引进新疆千人计划4人,同时重点加大了本土优秀年轻人才的培养力度。2017年先后资助和选送了3名优秀年轻科研人员到瑞士、日本等地进修学习;积极利用国家人才培养计划,实验室还选送了10名在读的优秀研究生到美国、英国、比利时进行培养提高。目前,实验室在读硕士研究生125名,博士研究生124名,在站博士后29名201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33名、博士研究生毕业14名,其中包括来自吉尔吉斯坦、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国的留学生。

实验室多名学者获得殊荣。实验室陈亚宁、陈曦研究员荣获2017年全国创新争先奖(首届);肖文交研究员入选“2017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雷加强研究员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李卫红研究员被授予自治区“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吉力力·阿不都外力研究员和李卫红研究员荣获2017年度“优秀政协委员”称号。

2017年实验室学术交流1200人次,其中,邀请国外同行来实验室学术交流59人次,国际会议交流64人次;实验室承办或协办学术会议8次。2017年5月20-27日开放期间,有600余人到实验室参观和考察学习。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Copyright.2022 电话:0991-7823174 E-mail:pantt@ms.xjb.ac.cn
地址: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818号 邮编:830011 新ICP备06001700号-17 新公网安备 65010402001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