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样方调查是针对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生物量以及环境因子等,在不同区域以不同尺度的样方进行的调查。该数据是反映区域乃至国家自然资源本底状况的基础数据,对制定生态系统管理政策与发展战略,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每年的7-8月份进行植被样方调查已成为实验室陈亚宁研究团队对新入学研究生的野外适应性锻炼和科研训练的经常性活动。
今年的野外样地调查在喀什噶尔河下游开展。喀什噶尔河地处塔里木盆地西部,发源于帕米尔与北部天山支脉阿里山,全长达到1200公里。喀什噶尔一名在古伊朗语中意为玉石或玉山,是塔里木河流域“九大源流”之一,也是喀什地区重要的灌溉水源。样地调查工作于7月23日至31日进行了为期9天的野外工作,包括植被调查、土壤水分测定、地下水埋深测量、地下水质检测。其中,植被调查包括30个样地,120个乔/灌木样方,360个草本样方;土壤水分测定包括30个土壤剖面,540个土壤样品。初步发现,植物群落乔木以胡杨为主,灌木以柽柳为主,草本植物有花花柴、骆驼刺、白茎盐生草、骆驼蓬、小獐毛等;并在已建设的地下水监测井进行了地下水取样。
7月23日,在张天举、侯一峰和刘西刚三位博士的带领下,考察队一行15人从乌鲁木齐出发经停库尔勒,经过两天的行程,顺利抵达目的地,之后立刻投入到紧张的野外工作中。按照既定的计划,在现场,张天举博士首先为我们讲解并演示如何测量、取样以及导数据,之后按照分工各小组执行各自的任务。在各组长的带领下,大家严格按照科学方法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图1行程路线
图2 现场实例讲解
自7月24日起,团队成员们冒着酷热和风沙,积极投身于样地调查工作中。大家分工明确,协作默契,高效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场的每一张照片都记录了大家辛勤工作的瞬间:有的在认真观察植物,有的在细致地记录数据,还有的在进行土壤取样。每一个细节都彰显了团队的专业精神和无畏的探索精神。
图3 团队成员工作照
在工作结束后,所有成员一起拍照留念,记录下这次难忘的经历。做样地的这几天恰逢是新疆最热的时候,工作虽然艰辛,但大家感觉充实,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无畏艰难、无畏风险,彰显了青年一代应有的风貌和精神,坚定了青春无悔、奉献科研的信念。通过这次野外植被调查活动,我们收集到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还在实地考察中发现了一些新的植物种类,成果正在整理中。
图4 合影留念
返乌后,团队召开了工作总结会议,每一位出差人员分享他们的感悟与收获。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还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在共同面对挑战和困难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合作,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敢于挑战、不断超越。这次出差活动不仅是一次科学考察,更是一场团队精神的洗礼。不仅让我们获得了丰富的科学数据,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深入开展更多的实地研究工作,为生态环境保护贡献更多力量。
版权所有: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Copyright.2022 电话:0991-7823174 E-mail:pantt@ms.xjb.ac.cn
地址: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818号 邮编:830011 新ICP备06001700号-17 新公网安备 65010402001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