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现有耕地的三分之一已出现次生盐渍化,而传统水利改良技术越来越难以移出灌区盐分。在盐碱地上能正常生长的真盐生植物可以在体内累积大量盐分。那么,连续种植真盐生植物是否会大幅降低土壤的含盐量?针对这一问题,团队以盐地碱蓬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盐地碱蓬种植对重度盐碱地的改良情况。研究发现,盐地碱蓬在开花结实期累积最多盐分,不同种植年限土地上盐地碱蓬移盐能力没有明显差异。三年实验期间,盐分在不同土层的分布发生明显变化,由表聚型分布转变为底积型分布,根区土壤中Na+和Cl-含量随种植年限增加而显著降低。结果表明,盐地碱蓬在人工种植条件下具有稳定的移盐能力,利用滴灌技术连续种植盐地碱蓬是改良干旱区盐碱地的有效措施。相关成果以“Reclamation of saline soil by planting annual euhalophyte Suaeda salsa with drip irrigation: A three-year field experiment in arid northwestern China”为题发表在Ecological Engineering(2021, 159, 106090)。 重盐渍土滴灌种植盐地碱蓬(A. 平整土地,B. 铺滴管带播种,C. 出苗期,D. 生长期)
版权所有: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Copyright.2022 电话:0991-7823174 E-mail:pantt@ms.xjb.ac.cn
地址: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818号 邮编:830011 新ICP备06001700号-17 新公网安备 65010402001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