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在乌召开

时间:2020-12-29 首页 >> 新闻动态

        12月28日,2020年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度学术年会在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二楼报告厅召开。实验室PI、团队成员、研究生、线上共4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实验室主任陈亚宁研究员、副主任杨维康研究员主持。
        实验室主任陈亚宁首先报告了2020年实验室取得成果和主要进展。2020年实验室在研课题222项,到位经费再次超过1亿元;2020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其中1项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孙福宝)、2项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联合基金优青;2020年度实验室发表论文297篇,SCI论文221篇,其中,Nat. Commun. 1篇、Environ. Res. Lett. 3篇,J. Hydrol. 7篇、J. Clean. Prod. 3篇、Sci. Rep.9篇、Sci. Total Environ. 14篇、在1区发表的论文占总论文数51.4%。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24项;2020年实验室“西北干旱区水循环与生态水文过程研究”成果荣列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肖文交院士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包安明荣获2020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陈亚宁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和2020年度“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李卫红荣获“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称号;实验室获中国科学院“模范职工小家”荣誉称号。
        干旱区生态与资源环境遥感团队包安明研究员、干旱区水资源与陆表过程研究团队陈亚宁研究员、中亚湖泊环境与地表过程研究团队阿里木研究员、积雪生态水文及灾害研究团队冯挺博士、土地变化与生态模拟研究团队罗格平研究员、绿洲水土过程与机理研究团队郝兴明研究员、绿洲生态与绿洲农业研究团队田长彦研究员、荒漠生态系统生态学及全球变化研究团队王玉刚研究员、干旱区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团队曾凡江研究员、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育研究团队杨维康研究员、大数据智能应用与成矿预测研究团队周可法研究员分别作了团队2020年度工作报告,就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研究进展等方面作了详细归纳和总结。
        实验室青年科研人员围绕干旱区水循环与生态水文过程、干旱区绿洲农业与可持续发展、荒漠生态过程与受损系统修复、干旱区资源保护利用与可持续管理四大研究方向作了25个学术报告。专家对以上学术报告进行了点评,并评出黄文静获学术报告一等奖,文雪静、张志浩获学术报告二等奖,孙帆、王旋旋、吴梦娟获学术报告三等奖,李言言、殷进飞、葛少青、Friday U. O.、王万瑞获学术报告优秀奖。
        此次年会促进了实验室各研究团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展示了一年的工作成果,在这新冠疫情爆发的年度,激昂了斗志,凝聚了力量,明确了目标,实验室全体师生倍受激励,力争在新的一年中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Copyright.2022 电话:0991-7823174 E-mail:pantt@ms.xjb.ac.cn
地址: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818号 邮编:830011 新ICP备06001700号-17 新公网安备 65010402001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