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膜下滴灌体系的N2O排放的时空性规律

时间:2018-06-13 首页 >> 新闻动态

           农业生态系统是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如何通过适当的氮肥管理措施减少氧化亚氮(N2O)排放是目前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膜下滴灌作为有效的节水节肥措施,广泛应用于我国西北干旱区棉花生产中,然而关于不同氮肥管理尤其是高效氮肥对膜下滴灌棉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还缺乏研究。
  针对以上问题,实验室“千人计划”入选者高霄鹏所在团队通过两年大田实验,以新疆膜下滴灌棉田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不同肥料处理下(尿素、缓释包膜尿素ESN、尿素+脲酶抑制剂(NBPT)+硝化抑制剂(DCD)以及对照)N2O排放的时空规律及环境控制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干旱区膜下滴灌棉田生长季N2O排放量为259-473 g N ha-1,基于施氮量的N2O排放因子为0.01-0.09%,整体低于相同气候带的其它农田生态系统;2)相比于常规尿素处理, ESN增加N2O排放43%,而尿素+NBPT+DCD则有效降低了N2O排放约20%。该研究揭示了干旱区膜下滴灌体系的N2O排放的时空性规律,为制定基于温室气体减排的合理水肥管理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相关研究以Urea fertigation sources affect nitrous oxide emission from a drip-fertigated cotton field in northwestern China为题发表于农业综合1区期刊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Copyright.2022 电话:0991-7823174 E-mail:pantt@ms.xjb.ac.cn
地址: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818号 邮编:830011 新ICP备06001700号-17 新公网安备 65010402001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