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湖泊水位变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时间:2017-10-13
字体【
大
中
小
】
首页 >> 新闻动态
湖泊是干旱区水资源循环的重要环节和贮存库,干旱区湖泊水位变化是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区域水资源影响的综合体现。然而并非所有湖泊都有实地监测数据,尤其在不发达地区或条件恶劣的偏远山区,因此对湖泊水位的大范围监测显得尤为重要。2003年,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的第一个星载激光高度计ICESat/GLAS成功运行,使得无资料地区获取湖泊水位高程成为可能。ICESat/GLAS数据也因其在精度、分辨率等方面的优越性而被广泛应用。
实验室陈亚宁研究员团队的叶朝霞博士选择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的典型干旱区-新疆为研究区,运用ICESat/GLAS数据研究干旱区湖泊水位变化。通过提取新疆面积大于1km2的湖泊、水库的边界,识别和获取新疆湖泊、水库的水位高程数据,并对新疆特殊山盆结构地貌格局下的湖泊、水库的水位空间异质性进行分析,探讨新疆不同区域(山地、绿洲、荒漠)影响湖泊、水库水位高程空间变化的主导因素。研究成果是对目前新疆水资源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的有益补充,同时也为流域管理部门进行水资源调配提供一些参考依据。相关成果以Analysis of water level variation of lakes and reservoirs in Xinjiang, China using ICESat laser altimetry data (2003-2009)为题发表在PLoS One,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183800.t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