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和二氧化碳变化对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及其相对贡献的时空格局分析

时间:2017-07-12 首页 >> 新闻动态
        干旱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对气候敏感,然而中国干旱半干旱区近几十年剧烈的气候变化对NPP的影响仍然不明,不同的气候因子效应以及干旱半干旱植被的响应特征尚有待阐明。本研究采用干旱生态系统模型AEM开展数值模拟,分析了中国干旱半干旱区1980-2014年气候变化和CO2升高对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评估了不同环境因子(降水、温度、CO2)的相对贡献率及其交互效应,以及其时空分布格局。
        结果表明:在气候和CO2变化的共同影响下,中国干旱半干旱区过去35年间,降水为NPP的变化的主控因子,NPP减少10.9 g•C /(m2•year)。而降水引起的NPP减少通过二氧化碳施肥效应得到补偿,NPP增加14.9 g•C /(m2•year)。中国干旱半干旱区NPP的环境主控因子具有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大兴安岭东北部、西北和青藏高原中部荒漠区NPP动态主要受降水变化的控制;华北平原、内蒙东部和西北荒漠绿洲及山区主要受CO2效应的影响;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和西南部主要受温度的影响。这种区域气候响应的复杂格局源于中国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的空间异质性,以及不同地区主要植被类型对气候因子的差异响应特征。针对不同地区的环境主控因子开展适应性调控,是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维持生态系统生产力,促进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研究成果发表在Forests上,文章链接:http://www.mdpi.com/1999-4907/8/3/60/htm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Copyright.2022 电话:0991-7823174 E-mail:pantt@ms.xjb.ac.cn
地址: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818号 邮编:830011 新ICP备06001700号-17 新公网安备 65010402001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