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对中亚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时间:2016-04-25 首页 >> 新闻动态

近年来,放牧活动的不断增强和气候变化的加剧,使得中亚草地生态系统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和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也影响着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产力、碳储量和通量)。研究放牧对新疆草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影响,对于明确草地碳循环途径及其在区域碳循环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验室罗格平课题组与中亚相关研究单位合作,基于空间化的Biome-BGC grazing模型,模拟中亚草地生态系统碳动态特征,分析其碳/源汇功能和强度的时空分布;量化放牧过程对中亚草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贡献。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揭示区域草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放牧的响应格局与过程。

主要结论包括:1) 1979-2011年中亚草地生态系统作为碳源释放0.83PgC,其中由放牧导致的碳释放为0.93PgC,即在排除放牧效应后,中亚草地生态系统可固定0.10Pg2) 当平均放牧率小于0.23-0.35头标准羊/公顷时,放牧能够促进草地碳固定。本研究实现了Biome-BGC grazing模型在区域尺度的应用,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理解气候变化及放牧对干旱区草地生态系统碳动态变化的驱动机理,对探明干旱区草原生态系统的源/汇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以Simulated grazing effects on carbon emission in Central Asia为题发表在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Copyright.2022 电话:0991-7823174 E-mail:pantt@ms.xjb.ac.cn
地址: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818号 邮编:830011 新ICP备06001700号-17 新公网安备 65010402001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