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和保护干旱区荒漠河岸胡杨林,对维系荒漠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的支持下,徐海量研究团队借鉴生态水文学及树轮水文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依靠大量的植被漫溢实验和胡杨树轮取样,针对荒漠河岸胡杨林的生态保育,提出了适宜胡杨幼苗生存的优化漫溢干扰模式;借助不同胸径等级的胡杨树轮宽度指数,构建了不同地下水埋深与树轮宽度指数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确定了遏制不同胸径等级胡杨林衰败的胁迫地下水位。该研究为塔里木河及其他相似区域的胡杨林恢复和保护提供科学指导。研究成果“How to Regenerate and Protect Desert RiparianPopulus euphratica Forest in Arid Areas”发表于Nature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文章链接: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rep15418
The important values (IV) of Populus euphratica seedling u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