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不同林龄胡杨水分来源

时间:2015-07-13 首页 >> 新闻动态

胡杨是干旱区内陆河流域荒漠河岸林的主要建群种,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陈亚宁研究员团队利用同位素技术对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下游不同林龄胡杨的水分来源及其对河水的依赖程度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如下初步结果:不同林龄胡杨木质部δ18O差异显著,胡杨幼苗、成熟木、过熟木的δ18O值分别为-5.368 ‰-6.032 ‰-6.924 ‰;不同林龄胡杨所利用的水分来源不同,胡杨幼苗主要利用30~50 cm的土壤水,利用率在70%左右,对地下水的利用仅为6%;成熟木主要利用200~220 cm的土壤水及地下水,对地下水的利用最多达85%;胡杨过熟木主要利用100~260 cm的土壤水及地下水,深度范围较幼苗和成熟木都广,对地下水的利用较高,最多达96%,胡杨成熟木和过熟木主要利用的是由河水补充的地下水。成果详见: Use of 2H and 18O stable isotopes toinvestigate water sources for different ages of Populus euphratica along the lower Heihe River.Ecological Research. DOI 10.1007/s11284-015-1270-6.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Copyright.2022 电话:0991-7823174 E-mail:pantt@ms.xjb.ac.cn
地址: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818号 邮编:830011 新ICP备06001700号-17 新公网安备 65010402001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