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介绍
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国重室)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为依托单位,是新疆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干旱区水资源与地表过程团队作为国重室重要研究团队,以水循环与水资源安全,资源保护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干旱区科学等核心问题为导向,采用绿洲生态学、干旱区地理学和荒漠环境学以及跨学科交叉的多种研究方法,在干旱区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理论研究、绿洲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和荒漠生态过程与荒漠化防治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团队积极构建特色鲜明的干旱区科学研究平台,为解决干旱区重大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服务,力争成为国际相关学科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干旱区科学研究人才队伍。
研究团队在中国西北干旱区水循环和水资源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从高山区的冰雪积累-消融过程、中山带的降水-径流过程、到绿洲区农田-水文过程和荒漠区的生态-水文过程,开展了多学科、跨尺度的立体研究,在干旱区水资源和生态保护研究的一些重大科学问题上获得突破。团队目前主持国内、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十余项(如一带一路典型区资源利用、中巴经济走廊水-能源-粮食协同发展、天山地区极端水文事件发生机理),研究经费充足。团队已在Nat Clim Chang, Nat. Commun., PNAS, Water Resour. Res., J. Geophys. Res., Hydrol. Earth Syst. Sci.及《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100余件,发表中文/英文专著38部,其中《干旱区科学概论》入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专业学位课学习教材。多份咨询报告被《中办》、《国办》刊录、国家领导人批示和实施。“西北干旱区水循环与生态水文过程研究”荣获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成果获新疆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新疆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以及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19年)等。目前团队有专职科研人员、博士后10余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0余人。
欢迎对干旱区水循环和水资源利用,以及干旱区科学等学科感兴趣的博士后加入。团队成员有相对独立的研究方向、足够的空间发展研究兴趣以及丰富的国际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团队提供相对宽松但又相互激励的科研平台,欢迎有水文水资源、自然地理学、生态学、水文气象、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背景的同事加入。
合作导师
陈亚宁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西北大学,美国威斯康辛-麦迪胜大学高级访问学者。“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新疆科技进步特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等多项荣誉。主要从事干旱区水资源与生态水文过程研究,主持完成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点项目等40余项,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0余篇,主编《干旱区科学概论》、《中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研究》等中(英)文专著16部,撰写的多份咨询建议被领导批示和采纳。
详细信息请参考:http://www.egi.cas.cn/sourcedb_egi_cas/zw/zjrc/bssds/200908/t20090805_2330191.html
段伟利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优青,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南湖所、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等单位从事相关研究工作。主要从事水资源可续性利用、区域资源环境评估及模拟研究。主持完成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课题、中科院院长特别专项等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本;国际会议特邀报告多次,获Springer-Nature学术出版集团“中国新发展奖”学术奖励。担任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委员会遥感分委会副秘书长、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第一届学科编辑工作组成员(地学)、Journal of Flood Risk Management (Wiley)、Hydrology Research (IWA)等多个SCI期刊编委。
详细信息请参考:http://www.egi.cas.cn/sourcedb_egi_cas/zw/zjrc/201902/t20190222_5243889.html
李稚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新疆杰青,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主要从事水循环与生态水文过程研究。主持完成国家基金联合优秀青年项目、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课题、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中科院西部之光等项目10余项。获新疆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详细信息请参考:http://www.egi.cas.cn/sourcedb_egi_cas/zw/zjrc/201801/t20180119_4936534.html
陈亚鹏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主要从事干旱区植被生理生态学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中国科学院STS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西部博士专项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新疆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研奖励。
详细信息请参考:http://www.egi.cas.cn/sourcedb_egi_cas/zw/zjrc/200908/t20090805_2330143.html
招聘方向:水文、水资源、生态或生态水文学,以及干旱区科学
岗位职责:
1. 能够独立申请、承担科研项目,完成团队承担的科研任务,发表高水平SCI论文;
(1) 气候变化对干旱区绿洲农业生产影响研究;
(2) 干旱区水-能源-粮食-生态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3) 极端水文事件对干旱区农业生产风险评估;
(4) 干旱区气候水文过程研究;
2. 协助团队负责人开展实验室研究课题申请和日常管理等工作;
3. 协助团队负责人指导研究生并在相关课题下进行协同工作。
拟招收人数:2-3名
应聘条件
1. 已获得或将获得水文水资源、自然地理学、生态学、水文气象、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
2. 具有良好的写作、表达和协调能力,具有地理专业知识,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两篇(含)以上;
3. 具有相应研究方向的基本技能,能熟练使用编程语言(Python, R或Matlab等)开展科研工作;
4. 具有良好的沟通与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5. 申请者一般年龄在35周岁以下且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三年。
岗位待遇
1. 享受研究所副高级人员绩效工资待遇+五险二金;年薪20万元/年,针对特别优秀的人,上不封顶。
2. 提供人才周转房或者住房补贴。
3. 参照所事业编制人员管理,参与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推荐申报各类项目,享有休假、体检等福利待遇。
4. 符合相应条件者,可申请《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项目获得者可获得资助80万元,资助经费可用于薪酬发放、科研及访问交流等支出。
5. 业绩突出者,博士后合同期满,可申报研究所事业编制岗位或中科院相应人才项目。
6. 终期考核优秀或聘期内晋升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直接签署岗位聘用合同,纳入事业编制管理。
联系方式
欢迎有意者请将详细简历(包括身份证明、学历学位证明、科研成果证明、获奖证明等材料扫描件、自荐信、专家推荐信2封)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以下联系人:
团队联系人:方功焕(fanggh@ms.xjb.ac.cn);潘婷婷(pantt@ms.xjb.ac.cn)
人事处联系人:刘翔(liuxiang@ms.xjb.ac.cn)
版权所有: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Copyright.2022 电话:0991-7823174 E-mail:pantt@ms.xjb.ac.cn
地址: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818号 邮编:830011 新ICP备06001700号-17 新公网安备 65010402001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