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茶来/跨度新美文书系》是一部随笔作品集。书中作品都是作者对于“情”的感悟,记叙了自己的经历,也有身边人的故事,更有旅途中的感怀。作者有感于生命匆匆,愿将在过去人生中给予他灵感和慰藉的人记录在书中,让读者分享他生命中光彩,感受生活中的小确幸。《长物志》中文震亨写到他与朋友对弈品茗时曾说:“南窗下,煮一壶好水,等茶来。”所有生命中走过的人、发生过的事,皆在等茶之时,浮进记忆之中。因此这本书的名字叫“等茶来”。
魏桂双,1987年生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目前就职于学而思网校。毕业至今,从教十余年,桃李满门,学生上万人。钟情书本,热爱旅游,偶尔写点儿文字,抒发胸中丘壑。
认识双双,始于十二年前,2008年,大一。
大学文科班的男生总是稀缺物种,而他,是稀缺中的稀缺。军训时走错步的窘迫促使他给班上每一个人发了短信,我礼貌地回复,大概还说了不少鼓励的话。后来双双告诉我,我是当时回复信息中最为真诚的人之一。
怪我太礼貌。我们的友谊,就是这样开始的。
那个时候的我沉默少言,不善与人交谈,所以我们的交流大多是通过手机短信。课下偶尔见面闲聊,发现他一讲起某某事来,常常极尽夸张之能事,这使他看起来总是那么不靠谱。
但有一点我是确定的,他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
从大一开始,他就利用课余时间到文化学校给学生兼职讲课,而且一做就是四年。他很有才华,也非常热心,真诚地对待身边每一个人,包括每一位学生,这大概就是他能够交很多朋友的原因,也是他能够受到那么多学生喜爱的原因。
大学毕业后,我们都留在省会城市工作。这时的他已经不仅是兼职教书了,除了正式带班讲课也会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他一如既往地忙,我们偶尔见面,他告诉我说,一个小时的课他经常会讲到一个半小时,因为想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学些东西。原来,他是个蛮靠谱的人!
后来,我来了北京;再后来,双双也来了北京。这时候,大概才是我们真正成为“至交知己”的开始!
我那时候很不解,他在省城明明已经有了很稳定的工作、很广泛的生源、很不错的收入,也买了房子准备落地生根。他却突然说想来北京闯一闯,虽然那时候谁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当时我和姗租住在刘家窑一个十平米的单间里,离闺密婷儿很近,双双来了之后也租住在附近,大家步行十分钟就可互相串个门儿。于是每到周末我都会做一桌子好吃的,叫上朋友们。那时候,每当我在厨房忙碌的时候,常会突然听到窗外一声兴奋的脆响:“乔儿,我来了!”一抬头,双双从一楼窗户处探出一个小脑瓜儿。我马上开门,而他,不会有一次空手而来,总是拎着一大袋水果登门。时隔多年,厨房窗口的一幕依然鲜活,清晰如昨。
那时候,每周末我们都要到处游玩,野餐、爬山、逛公园、压马路,北京城的大街小巷、胡同公园散落了我们无数无数的记忆。
正因如此,初来乍到快节奏的北京城,对于我,或许是我们,从来没有觉得日子很辛苦。所以直到很久之后,我才意识到原来我已经是一名“北漂”了,就是因为有这些朋友在,从来没让我有漂着的感觉。在北京最快乐的时光,就是跟双双和这些好朋友一起度过的。对于大家来说,彼此是像亲人一样的存在,在北京这座偌大的城市,大家怀着各自的梦想,互相取暖,相依为命,因此有了生命中最难忘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