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祖籍河南,长于山西,高级工程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幻小说作家代表人物,亚洲一位世界科幻大奖“雨果奖”得主。
自1999年处女作《鲸歌》问世以来,刘慈欣已发表短篇科幻小说三十余篇、出版长篇科幻小说六部,十次荣获中国科幻“银河奖”。
他的长篇代表作《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本书英文版荣获2015年世界科幻大奖“雨果奖”
“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军方探寻外星文明的绝秘计划“红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无人料到,地球文明向宇宙发出的di一声啼鸣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
四光年外,为了生存挣扎的“三体文明”接收到了地球发来的信息。在运用超技术锁死地球人的基础科学之后,三体人庞大的宇宙舰队开始向地球进发……
“凌晨一点至五点,整个宇宙将为你闪烁。”——《三体》
庞大的三体舰队杀气腾腾直扑太阳系,尖端科技被锁死的地球人面对危局,突破口在于三体人透明的思维。于是,人类制订了神秘莫测的“面壁计划”,秘密展开对三体人的反击。
“面壁计划”与人类的太空舰队,哪一样才是人类的希望?“黑暗森林”意味着什么?文明在波谲云诡的宇宙中又该如何存续?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三体Ⅱ·黑暗森林》
与三体文明的战争使人类di一次看到了宇宙黑暗的真相,地球文明像一个恐惧的孩子,熄灭了寻友的篝火,在暗夜中发抖。
使两个文明命悬一线的黑暗森林打击,不过是宇宙战场上一个微不足道的插曲。真正的星际战争没人见过,也不可能见到。战争的方式和武器已经远远超出人类的想象,目睹战场之日,即是灭亡之时。
太阳系中,最后直面宇宙残酷真相的,只有两双眼睛。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三体Ⅲ·死神永生》
《三体(纪念版)(套装共3册)》:
公元1453年5月
魔法师之死
君士坦丁十一世暂时收回思绪,推开面前的一堆城防图,裹紧紫袍,静静等待着。
他的时间感很准确,震动果然准时到来,仿佛来自地心深处,厚重而猛烈。银烛台被震得嗡嗡作响,一缕灰尘自顶而下,这灰尘可能已经在达夫纳宫的屋顶上静静地待了上千年。它们落到烛苗里,激出一片火星。这震动是一枚一千二百磅的花岗石质炮弹击中城墙时发出的,每次间隔三小时,这是奥斯曼帝国的乌尔班巨炮装填一次所需的时间。巨弹击中的是世界上最坚固的城墙,由狄奥多西二世建于公元5世纪,之后不断扩展加固,它是拜占庭人在强敌面前的主要依靠。但现在,巨弹每次都能把城墙击开一个大缺口,像被一个无形的巨人啃了一口。皇帝能想象出那幕场景:空中的碎石块还没落下,士兵和市民就向缺口一拥而上,像漫天尘土中一群英勇的蚂蚁。他们用各种东西填堵缺口,有从城内建筑上拆下的砖瓦木块,有装满沙土的亚麻布袋,还有昂贵的阿拉伯挂毯他甚至能想象出浸透了夕阳金辉的漫天飞尘如何缓慢地飘向城内,像一块轻轻盖向君士坦丁堡的金色裹尸布。
在城市被围攻的五个星期里,这震撼每天出现七次,间隔的时间均等,像一座顶天立地的巨钟在报时:这是另一个世界的时间,异教徒的时间;与之相比,墙角那座标志基督教世界时间的双头鹰铜钟的钟声听起来格外软弱无力。
震动平息下去好一会儿,君士坦丁才艰难地把思绪拉回现实,示意门前的侍卫让门外等着的人进来。
大臣法扎兰领着一名瘦弱的女子悄然走进门。
“陛下,她就是狄奥伦娜。”大臣指指身后的女子说,然后示意躲在他身后的女子走到前面来。
皇帝一眼就看出了女子的身份。拜占庭上层贵族和下层平民的服饰风格差别很大,通常贵族女服上缀满华丽的饰品,平民女子却只是以白色的宽大长衫与连袖外套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而狄奥伦娜的穿着却是上层的奢华与平民的保守并存:她里面穿着连袖白衫,外面却套着一件华贵的“帕拉”斗篷,这种斗篷本应披在金线刺绣的“丘尼卡”外面;同时,她不敢用象征贵族上层的紫色和红色,那件“帕拉”是黄色的。她的面庞有一种淫荡的妩媚,让人想起宁可美艳地腐烂也不悄然枯萎的花朵:一个妓女,混得还不算坏的那种。她双目低垂,浑身颤抖,但君士坦丁注意到,她的眼睛像得了热病似的发着光,透出一种她那个阶层的人很少见的兴奋与期待。
“你有魔法?”皇帝问狄奥伦娜,他只想快些把这件事了结。法扎兰是一个稳重踏实的人,现在守城的这八干多名士兵,除去不多的常备军和热那亚的两干雇佣兵,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这位能干的大臣监督下一点一点从十万市民中紧急征召的。对眼前这事皇帝兴趣不大,只是出于对这位大臣面子的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