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恕编著的《爱尔兰文学》是一部导读式的书。该书以爱尔兰历史发展为线索,分别介绍爱尔兰文学所包含的两种语言文学——盖尔语文学和英语文学,盖尔语文学重点介绍中、早期的作家和作品,英爱文学介绍其殖民地文学,地方文学,独立的民族文学等阶段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尽管一本文集所能触及的仅仅是多姿多彩的文学天地的冰山一角,但它能让大家更多地认识和了解爱尔兰戏剧家、小说家和诗人。
爱尔兰文学有着悠久的传统,它包含着迥然不同的两种语言文学:盖尔语文学和英语文学。盖尔语文学从早期的凯尔特传统发展而来,它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甚至更早。17世纪开始逐渐形成的英爱文学,即爱尔兰作家用英语写的文学作品,也有三百余年的历史。陈恕编著的《爱尔兰文学》以爱尔兰历史为主线将分别介绍这两种语言文学。
《盖尔语文学》共分为三大部分,重点介绍其早期(从5世纪到12世纪)和中期(从12世纪到17世纪)的作家和作品。6世纪的基督教和7世纪的爱尔兰寺院给凯尔特文化带来了繁荣。神职记录员和原始制度下的诗人(file)各自负担着记录传统、地方、家庭、习俗、法律和口头传说的任务,从而使大量的口头传说、爱尔兰历史和原始英雄传奇流传至今。爱尔兰最早的抒情诗歌可以说是从7世纪寺院记录员开始的,富于想象力的凯尔特传统的英雄传奇、民间传说、歌谣和诗歌不仅成了英国和爱尔兰作家创作的重要源泉,而且构成了盖尔文学的重要特色。这里介绍的凯尔特传说《夺牛长征记》就是较有代表性的古代英雄传奇之一,此外还有一些独具风格的“梦幻诗”对我们了解凯尔特传统和欣赏盖尔文学是有帮助的。
《英爱文学》共分为十大部分,按其形成(从17世纪到19世纪)和发展(从19世纪直到现在)两个时期介绍其殖民地文学、地方文学、独立的民族文学等主要阶段,有代表性的作家及作品。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这些作家中不仅有在英国文坛上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对英爱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的重要作家,如《格利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英王朝复辟时期的风俗戏剧作家康格里夫、法夸尔,散文家斯蒂尔,而且有在19世纪末的爱尔兰文艺复兴时期起过重要作用、在世界文坛上负有盛名的作家,如诗人叶芝,剧作家辛格、奥凯西,现代派小说家、《尤里西斯》的作者乔伊斯,荒诞派剧作家、《等待多戈》的作者贝克特,以及继诗人叶芝之后第四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当代爱尔兰诗人希尼等,他们的作品无不令世人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