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承远编著的这本《吕后与陈平》为长篇历史小说,主要讲述了陈平无意中对吕后施以援手,逐渐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百姓经历了秦末的战乱,逐渐成长为汉朝重臣,在刘邦几次危难之际能出良策使刘邦脱险,在吕氏家族准备篡位之时,如何与其他大臣联合,保住刘氏正位的故事。
《吕后与陈平》的内容简介如下:
秦朝末年,阳武县人陈平为实现少年抱负去参加项羽的反秦起义军,路上救了逃亡中的吕雉,二人从此相识。陈平离开忌贤妒能的项羽投奔刘邦,六出奇计,为建立和巩固汉室江山立下大功,是著名的开国功臣,做了皇帝的刘邦封他为曲逆侯。
单父县人吕雉听从痴迷相术的父亲吕公的安排下嫁刘邦。刘邦率兵反秦,吕雉被抓人秦廷监狱,受苦遭罪,险些丧命。楚汉战争中她被项羽捉住,在楚营中做了两年多的人质。刘邦得了天下,另寻新欢,宠幸年轻貌美的戚妃。吕雉不能容忍戚妃的夺嫡行动,求助于与自己同患过难的陈平,使其一对儿女避免死于非命,保住了她的皇后位。
刘邦去世后,吕雉揽政弄权,寻仇解恨,肆意杀戮刘氏皇族子弟和贬谪敢于直谏的大臣,令陈平茫然、后悔。陈平采取曲意逢迎的策略,赢得吕后信任,保护了一些刘氏皇族子弟和刚正老臣,虽多次涉险,仍忠诚无畏。吕后刚亡,陈平联合太尉周勃、齐王刘襄、朱虚侯刘章、颍阴侯灌罂、大中大夫陆贾等剪除吕党,安定了刘汉王朝。
《吕后与陈平》由刘承远编著。
谁知吕母上了犟劲,死活不依:“刘邦官小业微,且年龄已过三十,咱们女儿才刚满二九,相差半数,实在难说般配!”
吕母反驳得有理,这桩婚事太不门当户对了。论年龄,刘邦是已过三十的半老男人,吕雉是年方十八的妙龄女郎;论家庭,刘邦家是刚够吃穿的普通农户,吕雉是家底殷实的富户小姐;论口碑,刘邦是名闻乡里的浪荡爷,吕雉是规矩清白的女儿。
老两口争执不下,老妻说:“干脆让女儿自己决断!”
吕公气哼哼地只能同意。
女儿吕雉被叫到父母房间里来,听明白事情原委后,她说:“女儿的终身大事谨听父母之命,现在父母意见不一,女儿更是拿不定主意,不如让小雉儿做主吧!父亲不是说过小雉儿能辨人的贵贱吗?”
吕公听了暗想:这桩婚事恐怕难成了。
吕雉所说的小雉儿是养在吕公书房中的一只很有灵性的红鹦鹉。这红鸟除了两粒眼睛和尖尖的小嘴巴是黑色的,其余浑身赤红。吕公因为在四个儿女中最疼爱吕雉,便把自己精心调养、格外珍爱的这只红鹦鹉叫做小雉儿。吕公痴迷相术,醉酒后曾说过连他的鹦鹉都能识人贵贱的话,说此鸟见凡人一声不鸣,见贵人才会欢叫。其实,红鹦鹉只是见了吕公夫妇和他们的两个儿子吕泽、吕释之及两个女儿吕雉、吕媭才会欢叫,对待生人一律“装聋作哑”。吕公明白了,吕雉丫头不同意这门亲事,但她很精明,自己不说出口,才拿红鹦鹉为挡箭牌。
吕公已经应许刘邦为婿,眼睁睁要食言了却毫无办法,只好吩咐仆人请刘邦明日进宅相见。
刘邦幸运,如果吕雉出个“之乎者也”的问题,估计没有读过几天书的刘邦还得继续打光棍过他的单身生活,但偏偏让一鹦鹉在他面前叫唤,这可正撞了他的强项。刘邦虽然琴棋书画一样不通,锄耙犁铲一样不会,但是下水摸鱼、街上遛鸟等行当却鲜有人比得过他。
次日,刘邦衣冠整齐地到了吕公家里,吕公把他迎进客厅。装在笼中的红鹦鹉悬挂在客厅高杆上。吕母、吕雉娘俩躲在屏风后面倾听动静。
吕公本已应诺刘邦婚事,现在又要婉拒,心中着实过意不去,难免对刘邦格外客气。刘邦以为婚事已成,也不再拘谨,与吕公畅谈。
刘邦环顾室内,忽见头顶侧旁高杆上挂有一精巧鸟笼,笼中一只赤红小鸟正在里面蹦来跳去。刘邦多年游荡玩乐,深识玩物,他惊异于吕公家这只罕见小鸟的奇特,又见吕公不时望向鸟儿,以为吕公用此鸟炫耀,便朝着红鹦鹉“啾啾”逗了几声。红鹦鹉的反应与往常不同,往日外人逗它,它都跳到鸟笼一角,瞪着小小的眼睛不出一声,今天听到刘邦呼唤,忽然间跳到鸟笼边缘,朝刘邦清音响亮地叽叽回了两声。刘邦见小鸟可爱,不由站起身来走到鸟笼近旁,把以前鸟市遛鸟的本事使了出来,又朝红鹦鹉“啾啾”几句,红鹦鹉以欢鸣回应。
刘邦扭头看吕公,想夸赞鸟儿,没等他张口,吕公已经惊喜地叹出声来:“确是贵人呐!夫人,快领女儿出来相见!”屏风另一边的吕雉前后听得仔细,她听刘邦讲话声音洪亮、底气十足,悄悄向外看时,见刘邦衣着虽不华丽,但身材魁梧,眼放光彩,言谈举止有洒脱男儿的气象,不由心头暗喜,羞答答地随母亲走入客厅。
吕公引刘邦给吕母施礼,又让吕雉见礼刘邦。
吕雉皮肤白嫩、面容清丽,刘邦看了吕雉的长相身材非常中意,心中大喜。
吕雉谨从父命。吕公趁机小声对吕母说:“女儿虽然命里富贵,但须得有贵人相扶才可如愿,刘邦正是那贵人啊!”
吕母虽有疑虑,见女儿已同意,也只能点头。
吕公满面春风地对刘邦说:“好事不宜迟,我去和亲家商量,你们两人择吉日完婚!”
P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