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变迁中的教育——明清时期杂字研究》从大量原始资料入手,追溯杂字从古至今的历史轨迹,力求透析商品经济发展下,明清杂字盛行原因及其特点,并寻求杂字与社会变迁的内在张力。以期为当今中国的教材改革、扫盲教育及农村教育提供借鉴作用。全书包括正文和结语部分,正文部分共分五章。本书由顾月琴著。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辟土殖谷的农民、作巧成器的百工、通财鬻货的商人,为应对写信记账等生活需求,也有了读书识字的愿望与可能。《日常生活变迁中的教育——明清时期杂字研究》从大量原始资料入手,采取多学科综合的研究方法,试图揭示明清社会发展变迁中底层百姓的教育状况。《日常生活变迁中的教育——明清时期杂字研究》先说明了研究缘起、研究综述及明清识字教材总体情况等内容,再追溯了杂字从古至今的历史轨迹,探讨了明清时期杂字在民间盛行的原因,系统分析了杂字与其他蒙学教材相比的不同特点,介绍了杂字在国内外的流播情况,最后指出了杂字与社会变迁的密切关系及其对成人教育、教材改革等方面的重大贡献。本书由顾月琴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