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到底是什么?”一个古老的话题,人们常常讨论,却没有一种答案能够诠释清楚。王刚编著的《月亮背后》就是一部关于爱的诠释故事。喧嚣的都市,情感多元化的社会,女人追求真爱的过程中诸多真实而高尚的努力……真正的爱情,帮助一个人升华,而非沉沦。只有勇敢承担感情上的付出,才能品尝到爱情的甜美。
王刚编著的《月亮背面》是王刚小说系列之一,《月亮背面》讲述了:男女主人公牟妮和李苗在大都市中相遇,曾经接受过高等教育,满怀抱负的他们,不甘于生活在底层,为了改变命运,他们寻找着通向富有的捷径。在这条道路上,他们行骗、被骗、挣扎、绝望,不惜付出尊严、情感乃至肉体的代价。月亮背面永远见不到阳光的黑暗之中,两个旺盛的生命之间亦真亦假的情感会走向何方?在作者通俗流畅但不乏深刻的笔触下,两个野心勃勃的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复杂情感牵动人心,而其中的商界风云尤其是金融、房地产界的运作内幕更是让人读来有惊心动魄之感。
窗玻璃像镜子和湖水那样映出了她白色的身影,像是一片片银鱼在晃动。在烟雾里似乎夹着一种眼泪苦涩的气味。两人刚才流出的汗水似乎永远不可能挥发干净了。
他坐在她对面抽烟,刹那问他清楚地意识到了一个有关女人的真理,应该说这不是一句话就能概括出的警句,而是一幅图画:一个刚与某个男人做完爱的女人委屈而凄凉地躺在一张临时的小床上,她长长的头发散乱地飘洒在她黄色的胸前、肚腹上,以及枕头边。
借着午夜的月光,他仔细地回味并呼吸着自己关于女人真理的想象——一个女人赤裸的、散发出男人与女人混合气息的身体,非常相似于这些年中国文化的滚动。人们本以为剩下的问题都已经解决了,世界是由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观念的人决定着,他们与任何一代人都不一样,因为他们可以比较自由地谈论那些他们永远不可能懂的文化。
在她前方是一个纵欲过度的男人,在她后方是透过窗户飘逝的夜,那里象征着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共十年中,文明女人与文化的共生共灭。
那个叫作牟尼的人,留着长长的头发,他过去老是以为男人留长发与女人留长发一样,都是文明和文化的体现,而在今天看来只是像秋天的荒野上杂乱的硬草。在焦灼的等待中,他为这个发现有些感动,那是一九九O年秋天的上午,一缕阳光像流血一样照在他的肩上,这使他显示出悲壮的轮廓。他站在北京秋天的风里,数着过往的小车,朝阳门立交桥在蓝天下显得有些寂寞。一九九。年是个和平的年,人们记忆中血的颜色已经变得有些发黄,那是因为金钱悄悄地从海洋上飘浮过来,开始更多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当然,那时的中国人还无法理解借钱不还就能成为富翁,就是大款。他们在一年前的躁动之后渐渐变得本分而安适。牟尼认为他们心里很苦。多少年来,他总是想起这个结论,仿佛时间过得越久就越是具有价值。
P1-2
中国是一个农民大国,作家多出自农民。农民的眼光看农民中国,才能看懂,才能看真切,才能会心一笑。所以成名的中国作家多是农民,大作家就更是农民。山东农民,陕西农民,河南农民,都产生了这片土地上最优秀的作家。就连最优秀的先锋派作家,也是出自江浙农民。农民作家的思想比土地还要丰满,邪恶,粗壮,博大。把我们这个有随地吐痰习惯的民族气质,表现得细腻,激烈,而富于村庄美感。
一个国家,如果永远都是农民在写作,或者说他们都以为仅仅农民才是自己民族的大作家,那这个国家的精神世界会是多么单调?
不错,我们是一个农民大国。农民的气息如同袜子的气息那样涌动在北京、上海的楼群里。不错,乡土写作仍然是那么骄傲,让那些本不是农民的知识分子们也渴望被黄土、黑土、红土埋掉大半个身子,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说自己接了地气。
其实,中国的现实早就变了,连最后一滴纯净的水都已经被嚣张的城市气流污染,那我们这些从小就蠕动在机器、路灯下的小虫子们还坚持说自己永远是乡村的遗物——岂不是无视现实与体验?
我用与农民作家不同的目光看到了自己的世界,写出了长篇《月亮背面》、《英格力士》、《福布斯咒语》(上下卷)、《关关雎鸠》,还有一些中篇小说,有空大家可以看看。
《月亮背面》(电视剧)是一部令我满意的作品,这部戏没有兑一点水。无论它的命运如何,它是我的儿子,而且长得不难看。
——著名导演 冯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