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嗖,一个立志用文字为半吊子年轻人代言的作者。在他简洁而充满诚意的文字里,没有空泛的说教和虚无的抚慰,而是通过讲述每个年轻人都可能遇到的故事,用平实真挚的笔触,阐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让内心迷茫的年轻人知道,如何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徐嗖:一个明明能靠脸吃饭却偏偏想靠才华发家致富的作者。萨克斯和画画都是半吊子,但是写作不想再当半吊子。立志用文字为半吊子的人们代言。“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努力,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不懂得教养,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太喜欢消费爱情。我说这都不是真实的我们,撕掉别人给的标签做真实的自己。
《趁我们还年轻去勇敢做自己》中,简书人气作家徐嗖,用清新简练而又朴实亲切的语言,带来一篇篇直击人心的励志故事,用真诚的态度,写出年轻人对生活、工作、亲情、爱情的思考,也告诉当下内心迷茫的年轻人,只要肯付出努力,没有什么来不及。
弱者不得好活
真正的恶源自于弱者内心的卑微,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人一旦屈服了,想翻身就难了。
一
小时候我就是个弱弱地孩子,在幼儿园里最受欺负。游戏时间,班霸分给我的玩具永远是最旧最破的,偶尔偷拿一个新的最终也会被抢走。
大概是因为我那时的个头比别人都笑,力气比别人都弱,胆子比别人都怂,脾气比别人都软吧。
大人们总是说忍忍就好了,可我记得很清楚,我终究没忍住,和班霸打了一架。从那以后起,我总归是有新玩具了。
走进社会有这么些时日了,感受就深了:弱者没有选择权,也得不到别人正眼相看。
想起前一段时间拜访一位前辈,他和我说,他很擅长培训,当他籍籍无名的时候,找到各大公司希望提供培训服务的时候,吃了无数次闭门羹,得到的回复大多都是:我凭什么要请你给我做培训?
那个时候他很郁闷也很不服,他知道弱就不可能和别人谈价钱。于是他走上了一条自我增值的道路,花光了所有积蓄去参加各种大牛的私家授课,花了大量时间写作来打造个人品牌。
当他的个人价值和业界人脉都为大家称道时,各种企业蜂拥而来,踏破门槛想找他内培。这时候他可以自信地和人家讨价还价,可以大气地拒绝不想做的培训,谁见了他都要客气地叫一声老师。
大多数人的生活都差不太多,最大的区别是弱者随波逐流,而强者选择改变现状。
罗曼·罗兰说:宿命论是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
现在我也许是个弱者,我没得选,但是不代表我要认命,不代表我就低头。我现在很弱,可我有一颗强者的心。
二
世人可以包容弱者的弱,但绝不姑息弱者的恶。
世界上有很多弱者都信奉一句话,听都听烂了,叫:我弱我有理。
实际上这是一种对自身无能的迁怒于人。网传王小波说过:人生惟一的不幸就是自己的无能。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
正是这种无能的怒火,加之对改变现状的懒散,弱则更弱,脾气也更坏,于是许多恶的根源都可以归之于这个弱。
这种愤怒就好像甲虫的外壳,看似坚硬却也如同甲虫一般有着柔软的腹部和羸弱的肢足,映射的是一种外强中干的荒唐。
我见过许多在公交车上拽扯着要别人让座的大爷大妈;我也见过许多明明有空座儿,却生怕弄脏位子的民工大叔。我见过许多因为自己的无能颐指气使地要别人为他擦屁股的人;我也见过许多即使面对一无所知的工作却愿意默默耕耘的人。
弱只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定式。没有人有责任为弱者的弱买单,也没有人有义务为弱者的恶忍受。
人们可以因为包容弱而去扶你一把,却不可能帮你一世。有的人弱,却愿意努力改变,有的人弱却向周围的人耍脾气弱,你可以不服,你可以自己变强。但是,弱,你不能因为不服而迁怒于人,不服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