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胜的这本《文化景观变迁理论与实证研究》从大系统观出发,通过广泛搜集庐山的各种资料,深入实地调查访问以及应用现代科技手段,纵向追溯庐山的自然文化历史,横向对比国内外相关地域的文化景观发展,在综合运用生态学、文化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探求以庐山为代表的文化景观变迁内在机制,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力图提出保护利用的途径与方法。
文化景观是人地关系的结晶。文化景观变迁有“叠合式”和“突变式”两种历史轨迹模式,文化景观有垂直递变性、纬向递变性、经向递变性和非地带性变化四种空间分布规律。导致以上规律产生的驱动机制,主要是由以下单一因素或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包括生态资源、文化扩散、人口迁移、文化创新和突变因素五个方面。文化景观的保护利用是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合理限度的开发利用来推进保护E的目的实现。庐山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是世界文化景观发展变迁的典型地域之一。《文化景观变迁理论与实证研究》系统分析了庐山文化景观的历史演进过程、景观类型价值、空间分布格局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问题,由此探讨了文化景观变迁的相关理论。
《文化景观变迁理论与实证研究》由胡海胜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