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小学生,名叫弟弟弟。为什么叫弟弟弟?多怪的名字啊!这是因为他的爸爸叫爸爸爸,妈妈叫妈妈妈,妹妹叫妹妹妹。他叫弟弟弟既好叫又好记,没有什么稀奇的!
杨鹏的“小超人弟弟弟”系列图书是以弟弟弟为主人公的一系列故事。
本册为《来自未来的小幽灵》。
“弟弟弟”是杨鹏写作之初创造的一个童话形象,以弟弟弟为主人公的故事曾连续十几年在国内各少儿杂志和刊物上发表。这位中国首位迪士尼签约作家杨鹏在大连出版社出版的“小超人弟弟弟”系列图书第一季,一套5本,包括《百变魔猫》《弟弟弟变成了小老鼠》《幻想世界大逃亡》《来自未来的小幽灵》和《弟弟弟大战外星鬼》。它们每一部都是由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组成,幽默的语言,连贯的叙事,很容易就会让孩子产生兴趣。“小超人弟弟弟”系列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可爱、开朗、勇敢的弟弟弟形象,为中国童话和科幻文学又增添了一个可爱形象。
本册为《来自未来的小幽灵》。
“弟弟弟,弟弟弟。”
有人在敲弟弟弟的窗玻璃。弟弟弟迷迷糊糊地从床上爬起来,他瞟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呵,已经是12点了,会是谁呢?
弟弟弟光着脚丫走到窗前,“吱呀”一声推开窗户,月光洒进来,窗外一个人影都没有。
“我在做梦吧?”
弟弟弟自言自语地说道,要关窗户回床睡觉。
“别关,是我呀。”
黑暗里,一个声音说。
“你……你在哪里?我怎么看不见你?”
弟弟弟将眼睛瞪得溜圆。那声音似乎在他面前,可就是看不见人。
“我就在你的窗台底下。你的窗台好高,伸手拉我一下好吗?”
声音说。
弟弟弟向窗外伸出了手。
“好,现在我抓住你的手了,把我拉进去吧。”弟弟弟把手缩回。
“谢谢你,关上窗户吧,我已经进来了。”
声音飘进了屋子。弟弟弟惊讶地看见爸爸爸的两只大皮鞋踩着窗台跳进屋里。
难道是皮鞋在说话?
那双皮鞋在屋里神气地踱来踱去,似乎挺快活。
“你是谁?你是隐身人吗?”
弟弟弟全然没有了睡意,坐在床沿上问道。
“我是尤灵。”
“皮鞋”说出了自己的名字。
“什么,你是……幽灵?”
弟弟弟吓得毛骨悚然,嘴巴半天合不上。
“你怕什么呀?”
“幽灵”奇怪地问。接着他又说:
“你睡觉去吧,‘打扰你真不好意思,我想一个人在你的屋里玩一会儿。”
弟弟弟费了好大劲才睡着觉。第二天他早早地醒来,到客厅里找爸爸爸。爸爸爸跷着二郎腿在看一本叫《未来预测》的杂志。弟弟弟把昨晚的奇事告诉爸爸爸,爸爸爸不屑地用鼻孔“哧”了一声,说:
“小孩子家别胡说,去给我倒杯水来。”
他的话音刚落,令他目瞪口呆的事发生了:桌上的杯子好像通了人性似的,自己跑到暖瓶下边,暖瓶好像活了,瓶塞自动飞起停在半空中。暖瓶倾斜,冒着白汽的开水从暖瓶里倒出,注入空空的杯子里,发出欢畅的“咕嘟咕嘟”声。接着瓶塞乖乖地回到瓶口,暖瓶复归原位不动,杯子轻飘飘地飞向爸爸爸。
爸爸爸迟迟不敢去接那停在半空中的杯子。
爸爸爸一家闹了半天才弄明白那来无影去无踪的小孩不叫“幽灵”而叫“尤灵”。
“尤灵,你家在哪里?”爸爸爸问。
“在美国纽约。”“小幽灵”说。 “你的爸爸、妈妈都在纽约吗?”爸爸爸问。
“是的。”
“你家电话号码是多少?”
“7654321。”“小幽灵”说。
“那我给你拨个越洋电话吧。”
爸爸爸拿起电话听筒。弟弟弟心想爸爸爸真好。
可是,电话中传来的却是:
“此机号不存在,请查准号码再挂。”P2-5
勤奋创作是作家强烈使命感的充分体现。作品是作家的生命线。杨鹏把自己的全副精力凝固在作品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杨鹏是值得敬佩的作家。后生可畏。我为当代中国青年作家中出现杨鹏这样的高产、优质的作家而无限欣喜。
——叶永烈
时常会碰到对我说小时候看我的书的读者……其中最让我感到快慰的,是昔日的读者长大成为了作家,例如杨鹏。理由简单:读者成为奥运冠军,我觉得和我没什么关系。读者成为作家,我会有阿Q式的成就感。
——郑渊洁
杨鹏在强烈的现代意识下执著于童年本位的儿童文学写作,这奠定了他在当下儿童文学界较为特殊的地位。作为出生于70年代的新生代儿童文学作家,杨鹏在儿童文学创作、批评等领域业已开拓出的儿童文学话语空间,足以使其成为儿童文学界重点观察分析的一种现象。
——李利芳
印象中,杨鹏是一个安静而温和的人。可是读他的童话,却时时感受到他内心火山岩一样滚烫的奔突汹涌的力量。杨鹏总是试图透过纷繁复杂的生活表象,来俯瞰现代人迷乱的生活空间,也试图在童话中,以儿童的想象和稚拙,来寻求现实人生的答案。
——李学斌
迪士尼创始人沃尔特·迪斯尼曾说:尝试一些似乎不可能的事是一种乐趣。中国作家杨鹏也有着相同的创作追求。不断挑战自己,保卫孩子的想象力是杨鹏创作的动力。
——余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