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相变》的作者设想的主要读者群是在校研究生和在职青年科技人员,期望他们通过阅读本书以及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作者愚见,科学的思维方式应当体现如下八个方面,即联系性、多层次性、多样性、全局性、相对性、辩证性、抽象性和动态性。有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再加上勤于思考,有望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智慧,成为自身内在的意识,以便牢记心中,自如运用,并加以创新。本书由方维平、陈秉辉编著。
《广义相变》初步建立了“广义相变”的理论框架。对狭义“相”的概念进行扩展,相应地定义了“相势”和“相力”,从而将系统的三类演变过程包括状态变化、物理性质变化和化学性质变化视为广义相变。广义相变的发生源于相间的“力差”。总结和提炼了广义相变的四大基本定律,即相变守恒定律、相变方向定律、相变方案(路径)定律和相变速率定律,并涉及此四大定律在若干学科中的应用。提出“偏组分”的概念,将组分间存在相互势作用的非线性系统转化为表观上的线性系统。从压强的定义出发,在考虑质元运动与势作用交互性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物态方程,并推导内能、焓、熵、力函(比自由能)、相势和相力的具体表达式,以利于上述概念的具体应用。《广义相变》可作为研究生课程学习的参考教材,也可用作科技人员在职培训的参考资料。本书由方维平、陈秉辉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