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是中国人的“国害”。国家卫生部已将乙肝防治列入“十一五”规划,并将纳入“十二五”规划,作为我国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 《乙肝防治最优化》采用222个问答题形式,尽可能将2007~2010年间国内外乙肝防治中的最新理念、最新方法、最先进的成就和经验,画龙点睛地介绍给读者。还专门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更新版)》附录于本书后。本书主编是全国知名的肝病防治专家解放军第第三〇二医院王永怡教授和张玲霞教授。
乙肝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虽近年来,我国防控乙肝的策略已经取得较显著的效果,但是临床治疗及预防中,无论医生还是患者,对这一疾病及其引发的多种临床症候没有全面、系统、精确的了解,往往造成防治过程中的一些偏差甚至错误。《乙肝防治最优化》采用问答形式,通过对乙肝防治中最为主要和常见的222个问题的释疑,将近年来国内外乙肝防治中的最新理念、最新方法、最先进的成绩和经验介绍给广大读者,期望通过此书,使临床专科医生以及广大乙肝患者了解乙肝防治中易产生的疑惑和乙肝防治的最新进展。《乙肝防治最优化》适宜传染科医师作为普及类读本,亦宜国内广大乙肝患者阅读。本书主编是全国知名的肝病防治专家解放军第第三〇二医院王永怡教授和张玲霞教授。
第一章 了解乙肝病毒感染的常识
1 HBV感染在全球流行和传播的数据如何?
2 HBV有哪些与感染致病相关的结构及功能特征?
3 乙肝五项“两对半”与乙肝临床病型和血液传染性有什么关系?
4 哪些人群容易传染上乙型肝炎?
5 哪些途径容易导致乙肝病毒传播?
6 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怎么引起的?
7 怎样识别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8 乙肝病毒携带者与乙肝患者有什么区别?
9 乙肝病毒携带者会对周围人群构成威胁吗?
10 乙肝病毒变异是怎么回事?
11 急性黄疸型乙肝的临床表现如何?
12 感染乙肝病毒后,为什么有的病情轻,有的病情重,有的转变成慢性?
13 乙肝黄疸越深,传染性就越强吗?
14 什么是活动性HBeAg阴性的慢性肝炎?
15 HBeAg阴性慢性乙肝在流行病学上有何特点?
16 慢性乙肝的不良后果主要是什么?
17 乙肝与肝硬化的关系如何?
18 乙肝活动性肝硬化有何特点?
19 乙肝代偿性肝硬化主要有哪些表现?
20 乙肝后失代偿性肝硬化主要有哪些临床特点?
21 慢性乙肝难治,为什么说与乙肝病毒的八大特性有关?
22 中国人常见的B、C基因型与治疗及预后有什么关系?
23 隐匿性乙肝的特点和危害是什么?
24 从哪些方面可以了解感染乙肝病毒后的自愈能力?
25 感染乙肝病毒后转为慢性的可能性有多大?
26 人HBV感染的免疫发病机制及其对转归的影响如何?
27 HBV感染的男孩HBeAg自动转阴与什么有关?
28 成人感染乙肝病毒者的预后如何?
29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恶化有无预测点?
30 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生肝癌的危险度有多少?
31 美国认为乙肝病毒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预测因素有哪些?
32 人类肝癌形成的分子机制解释如何?
33 为什么说HBeAg血清学发生转化者,30岁前预后更好?
34 为什么说慢性乙型肝炎(CHB)是由HBV感染引起的肝脏免疫性疾病?
35 慢性乙肝病程自然演变的特点如何?其诊治原则如何?
36 在慢性乙肝治疗过程中,哪些因素直接影响疗效?
37 慢性乙肝治疗模式上有哪些变化?
38 慢性乙肝治疗前,患者主要向医师提供哪些信息?医师应了解思考哪些问题?
39 对乙肝病毒污染的环境、手与物品应注意做哪些消毒处理?
40 组织筛查乙肝病毒指标有什么公共卫生意义?
41 国外对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进行筛查的实施情况如何?
42 对慢性乙肝患者应如何实行公共卫生管理?
第二章 消除对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误解和歧视
1 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曾有哪些错误认识和歧视行为?
2 为什么面对乙肝,不能让误解再继续?
3 为什么对乙肝患者应该从误解到理解,变歧视为同情?
4 对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态度应如何?
5 在入学、求职时取消“两对半”检测讨论中肝病防治专家们如何回答网友们的意见?
6 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入学、就业,但是否仍有一些限制?
7 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慢性乙肝患者常存在哪十二大误区?
8 如何提高乙肝患者治疗疾病的依从性?
9 战胜乙肝有哪些经典论述?
10 为什么要像接待朋友一样地接待乙肝?
……
第三章 弄懂乙肝常用的理化检查及其意义
第四章 慢性乙肝患者应采用的最佳治疗方法
第五章 在乙肝治疗中,医患如何联手力争共赢
第六章 乙肝病毒感染预防措施
第七章 中医药治疗病毒性乙肝、丙肝经验荟萃
主要缩略语(词)
附录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更新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