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学技术实力和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本书作为《青少年国防科技知识普及丛书》的其中一册,旨在开启科学殿堂,探索航空知识。它们是保卫祖国领空的勇士,让一切敌人闻风丧胆,航空武器用智慧和勇气,维护空中和平。
《青少年国防科技知识普及丛书》讲述了人类对国防科技的探索历程,旨在让国民尤其是青少年读者不忘前辈探索的艰辛,学习和运用先进的国防科技知识,增强自身的科技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在更高的起点上为祖国国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超声速技术
自从人类实现飞行的梦想后,人类对于飞机探索、改进的脚步就一直没有停止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许多新的科技成果都首先被用于军事,超声速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超声速
声速是指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这个速度为每秒340米,即每小时约1224千米,比这个速度稍低的速度称做亚声速,超过这个速度的就是超声速。声音的速度会因为气温、气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一般都以这个速度为准。
音障
当飞行器的速度达到声速时,会有一股强大的阻力,使飞行器产生强烈的振荡,使速度衰减。这一现象被称为音障。音障不单单仅有声波,还有来自空气的阻力,当飞行物体要接近1马赫飞行时,如果机身不做特殊加固处理,那么将会被瞬间摇成碎片。
超声速飞机诞生
人们通过理论研究和一系列飞行实践,包括付出了血的代价,终于掌握了超声速飞行的规律。高速飞行研究的成果,首先被用于军事上,各国竞相研制超声速战斗机。1954年,苏联的米格-19和美国的F-100“超佩刀”问世,这是两架最先服役的超声速战斗机。
超声速飞机的结构
超声速飞机的机体结构,同亚声速飞机有相当不同:机翼必须薄得多,翼展(即机翼两端的距离)不能太大,而是趋向于较宽较短,翼弦增大。
超声速飞机的作战能力
超声速飞机既可实施侦察任务,也可执行攻击任务。这种飞机可以实行电子情报搜集等多种任务,尤其擅长于侦察视界外敌防空阵地情况,并且根据实时数据对迅速变化的战术情况进行评估。由于速度快,它可以在不到4小时内完成全球的作战任务。
隐身技术
雷达和通信设备工作时会发出电磁波,表面会反射电磁波,运转中的发动机和其他发热部件会辐射红外线,这样就很容易被敌人发现。隐身技术就是通过多种途径,设法尽可能降低自己对外来电磁波、光波和红外线的反射,从而将自己隐蔽起来的技术。
隐身技术的起源
隐身技术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U-2和SR-71间谍飞机,这些飞机主要靠自身机载电子干扰和对抗设备,或采用投掷金属干扰箔和黑色涂料隐蔽等手段保护自己。现代隐身技术主要包括红外控制技术和雷达波吸收技术等。
现代隐身技术
现代隐身技术是采用独特的外形设计和吸波、透波材料,以降低飞机对雷达波的反射;降低飞机发动机喷气的温度或采取隔热、散热措施,减弱红外辐射。
隐身飞机
美国的F-117A,B-2,F-22等隐身飞机代表当今世界隐身兵器的先进水平。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参战的44架F-117隐身战斗机先后执行了1 600架次空袭任务,本身无一机损失,这一辉煌的战绩完全归功于隐身技术和隐身材料的使用。
其他应用
目前,隐身技术不仅适用于飞机,并且扩大到导弹、卫星、坦克、水面和水下舰艇、固定军事设备等方面。如著名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现代”级驱逐舰、“公爵”级护卫舰和“拉斐特”级护卫舰都采用了隐身技术。
P10-13
国防科学技术实力和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纵观历史长河,中国的科学技术曾领先于世界,四大发明更是享誉全球,推动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科技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简单仿制到自主研发,从推动生产力持续发展到问鼎世界尖端科技,“两弹一星”“神舟飞天”等一大批壮国威、振民心、长志气的重大科技进步成果,不仅奠定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而且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铸就新世纪更大辉煌的时代标志。
《青少年国防科技知识普及丛书》讲述了人类对国防科技的探索历程,旨在让国民尤其是青少年读者不忘前辈探索的艰辛,学习和运用先进的国防科技知识,增强自身的科技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在更高的起点上为祖国国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庆祝伟大祖国建国60周年之际,《青少年国防科技知识普及丛书》即将出版,她是我们献给新中国60岁生日的一份厚礼!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愿更多的青少年树立献身国防的鸿鹄之志,为伟大祖国筑起铁壁铜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