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概述了两宋特殊的地缘外交环境,以及所采取的不同外交途径,并分析了宋朝外交政策和外交途径的形成原因,全面考察了两宋外事制度和外交机构、宋代的外交决策制度,以及外交主管机关、事务机关、关涉机关和地方涉外机构及其外交事务等,讨论了使节派遣、管理制度、外交礼仪制度、外交文书等。
外交是以和平手段处理国与国之间的事务。它是国家内政的延伸,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实现国家对外政策的方式和手段。中国自古就有外交,但古典外交与现代外交的意义有着本质的不同。本书的“外交”概念不受当今政治版图和狭义外交定义的限制,是与内政相对而言的。
由于特殊的地缘外交环境,宋代针对不同的外交对象采取了不同的外交途径,来达到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目的。依据宋王朝的外交实践,其地缘外交对象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辽、金作为与之对等地位的国家。二是西夏、高丽、交阯作为地缘关系密切,根据地缘政治的需要而不断调整外交政策和途径的国家。三是大理、于阗、回鹘、吐蕃以及东南亚等地缘关系较弱的周边政权和国家。针对不同的国家,两宋王朝分别采取不同的外交途径,对于第一层次采用等对外交途径;第二层次则根据地缘政治的需要不断调整外交途径;对于第三层次的国家,宋政府仍然维持着传统的朝贡外交途径,继续充当“宗主国”的角色。
本书主要分七个部分来对宋代的外交制度进行研究。在绪论部分概述了两宋特殊的地缘外交环境,以及所采取的不同外交途径,并分析了宋朝外交政策和外交途径的形成原因,以此作为外交制度研究的背景和基础。第一章全面考察了两宋外事制度和外交机构,对宋代的外交决策制度,以及外交主管机关、事务机关、关涉机关和地方涉外机构及其外交事务进行了研究,指出其外交事务已经出现了独立化管理的趋势。第二章讨论了使节派遣及其管理制度,通过对宋代使节派遣及其管理制度的研究分析可知,宋与辽、金之间的定期互派使节制度已是相当的完善了,这是在对等外交途径中最能体现宋代外交特色的制度,在中国古典外交发展史上有很重要的意义,它是最接近现代意义上外交的古典外交形式。第三章论述外交礼仪制度。两宋外交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根据不同的外交对象和外交层次,采取不同的外交途径,而外交礼仪制度是这一特点的最好体现,根据不同的外交对象,制定不同规格的礼仪,宋政府在外交实践中有一整套的外交礼仪制度,包括迎送制度、馆待制度和各种交聘仪制等,它始终贯穿在整个外交活动中。第四章主要是就宋代的官方对外贸易管理制度进行研究,以有助于对两宋时期外交制度的全面解析。第五章是对外交文书的研究,外交文书是在外交场合正式使用的两国之间相互往来的外交文件,两宋政府在与他国交往的过程中,由于外交途径的不同,其外交文书的类型、格式、文体甚至纸张的使用也不同。在对等外交途径中包括缔结各种外交盟约的誓书,君主之间的通信和使节的往来所持之信证国书,各种类型的外交照会等。在朝贡外交途径中,宋朝以授官授爵的形式维持其在东亚外交圈中的中心地位。在不同的外交途径中,文书传递着不同的外交信息。最后是结语部分,主要分析宋代外交制度的特点以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与其他朝代相比,宋代外交制度的鲜明特征就是:外交途径的多样化;外交及其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合理化;外交政策的务实性。
本书研究主旨:以往的研究多是就外交关系、交聘往来进行研究,而对于宋朝的外事制度和外交机构,外交使节的管理制度,外交贸易的管理制度等都缺乏系统的研究,而且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关于宋代外交制度的研究专著。本书将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运用地缘政治学、借用现代外交理论与具体的史实相结合的方法,对宋代外交制度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探讨。希望能有助于拓宽宋史研究的领域;通过认识两宋政权在当时“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以及正确理解当时的地缘外交环境,也将有助于推动对辽金西夏史的研究。它还可以为我们更好地研究当时的历史提供一个好的视角,同时对于当今中国在复杂的国际社会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外交来提高国际地位,也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