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公司的成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而在这个奇迹的背后,则是供应链管理的胜利。本书在揭示了沃尔玛成长经历的同时,分析了沃尔玛成功的原因,以及如何做到“供应链管理”和“顾客导向”的经验,对于读者具有启迪和参考价值。
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创立。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商。目前沃尔玛在全球十多个国家开设了近5000家商场,分布在美国、墨西哥、波兰、阿根廷、巴西、中国、韩国、德国和英国等国家。每周光临沃尔玛的顾客近1.4亿人次。
2003年沃尔玛全球的销售额达到2563亿美元,2001年和2002年连续两年排名《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榜首,2002年和2003年连续两年在《财富》评选的美国最受尊敬的企业中排名第一。
不遗余力物色人才
随着沃尔顿不断地开设新店,他的担子也在不断地加重。如果他想继续干下去,他必须尽快寻找帮手,寻找年轻的沃尔玛所急需的管理人才。沃尔顿对这些人才最起码的要求:能干、有开拓精神。他绝对不会用满足于现状的人,沃尔顿认为他所用的人和为他工作的人必须具有多做事并把事情办得更好的雄心。但是,他在选人时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沃尔顿并不因为自己而扼杀这些人的个性。
在选人的过程中,沃尔顿喜欢到他的竞争对手的商店去物色所需的人才。但这些人才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到,他们最初对沃尔玛兴趣不大,对到小镇去与一个乡巴佬做白日梦更是索然无味。但是,只要沃尔顿一旦看中了某人,他会想尽一切办法把这人拉到自己阵营中宋。应该说,沃尔顿比伯乐更优秀,他具有敏锐的目光,能看透一个人和精确地分析出他的才能和性格。伯乐能识千里马,而沃尔顿不仅能识千里马,他还有办法把千里马网罗在自己周围。
克劳德·哈里斯是伍尔沃思商店的经理,沃尔顿把注意力放到了他的身上,他希望克劳德能够为他工作。克劳德说:“不行,这太急促了。”克劳德当时工作条件很好,并且他与沃尔顿素不相识。但是沃尔顿并没有放弃,每当克劳德到本顿维尔来走亲戚时,他都要跑去与之倾谈。渐渐地,克劳德与他走到了一起,并且在沃尔玛公司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事后,克劳德曾说了这样一段话:“山姆是个敏锐的人,善于看透人们的心思,了解他们的个性,他在挑选人员方面没有出过任何差错。你知道,山姆是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人;他有一种魅力可把一只小鸟骗下树来。他和海伦会邀请你上他家并递上冰淇淋,他们总是问你和你的家人是否上教堂。他是多么善于评价和挑选他的管理人员·他不只是在物色商店经理。我想他是在挑选他认为可以与之共事的伙伴。他雄心勃勃,他知道他需要实现的目标,他正在努力寻求,并且一步步地达到这个目标。”P64-65
沃尔玛公司的成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而在这个奇迹的背后,则是供应链管理的胜利。
虽然在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眼里,“供应链管理”这个词语过于深奥,然而他却最准确地实践了这一理论。
沃尔玛的创建人山姆·沃尔顿最初借钱开了一家杂货店,以“廉价销售”作为自己的经营招牌,就是这个“廉价销售”使沃尔玛迄今发展成为拥有近5000家营业零售单位,员工总数超过130万人的全球连锁企业。目前,沃尔玛的年营业额高达2000多亿美元,而且仍保持着年增长超过两位数的发展势头。
为了达到廉价销售,沃尔玛从规模、采购、管理和销售方式上进行了大胆而成功的创新,从而使自己能够在保持一定盈利水平的基础上实现廉价销售。
本书在揭示了沃尔玛成长经历的同时,分析了沃尔玛成功的原因,以及如何做到“供应链管理”和“顾客导向”的经验,对于读者具有启迪和参考价值。
本书的出版得到许多同志的帮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向洪编审、谢育新副教授、曾建明教授、肖洁讲师、贾其友高级经济师、李奇教授、李明泉教授、徐朴副教授、刘家强博导、秦琴博士、王卓博士、夏平博士、陈彩霞博士、李涌总裁、孙建华硕士、朱德富硕士、李远森硕士、王莉硕士、李广科硕士、陆大奎硕士等专家教授学者分别参与了本书的策划、组稿、撰稿、统稿、审稿等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