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拿起本书的时候,或许你内心深处一定隐藏了某种“新疆”情节。或许你在那里曾经度过了美好童年时光;或许你兴致勃勃地游历过天山南北;或许你还有家人,亲戚、朋友、同学、老师在那里生活……
本书是一部新疆当代作家优秀散文选,包括著名作家周涛、著名学者孟驰北等30多位作家的优秀作品。收录了库车、家住乌鲁木齐、马拉尔茨、甜甜的土地、山与湖、幻觉的美丽、大地的教育等。
新疆是一部大书。五十年来,一代又一代作家,在不断翻揭着其精彩的篇章。尤其近二十年来,散文创作名家纷起,斑谰炫目。这部集子所选作品正是这一时期的荟萃之作。
我对这座陌生的屋子充满了信赖。这就是这个寒冷的世间惟一可以让我得到温暖的地方。这没错儿,父亲不会错。这就是家,家就是父亲居住的地方。无论这地方被安置在哪儿,是石家庄还是北京,是乌鲁木齐还是吉木萨尔,我都将跟随它,寻找它。无论它是楼房地板还是土屋柴门,我都用不着敲门,用不着征求主人的意见,我有权不看任何人的脸色,睡觉、吃饭!我父亲就这么一边拎着筐子朝前走,一边扭回头来和我说话:“村干部给调换了一家上山挖煤的人的空房,借给咱们暂住,条件好多啦!”我跟着他,看着他的背,觉得有一股说不出的纳闷、奇怪。人的这一辈子是怎么过都能过去的,什么样的命运都能接受,什么样的生活都能适应。但有个前提,就是不能有太多自己的思想,谁有独立的思想了,谁先绝望!就说父亲吧,这个1938年的决死队员,这个1950年准备出国的外交官,打过别人的右派,反过自己的右倾,一辈子对党忠诚得没话说了,结果倒给开除了党籍,发配到这地方安家落户来了……这可称是对忠诚的最好报应,当然也是对愚忠的应得惩罚。不过他不忠又怎么办呢?铁打的江山无缝可钻。
父亲是一个普通的人。所谓普通人就是那些没有力量支配现实社会的人,就是只能受现实社会的各种力量支配的人。这类人的一个最突出的共同特点就是,首先在思想上接受现实主导思想的指导和教化。相信报纸,相信宣传,坚信领导者的品格和诺言,笃信巨手所指的方向。而这,正是人生全部失败的根源。
多少年来,我总是力图以不含偏见的立场来认识父亲,解释他的行为,总结他的一生。结果我发现,根本不可能。我总是由于他在现实中的失败而低估他,而忽视了他作为一个人在本质上具有的优秀品质。我无法认清自己的父亲,谁叫我是他的儿子呢?看着眼前的这个提筐子的人,我就想起少年时在机关院里与一群顽童舞枪弄棍鏖战正酣时,突然出现在楼前怒喝我为“疯狗”的人;想起星期天逼我帮他冲洗全家无穷无尽的衣物,水寒刺骨,手冻通红,那个不把最后一点肥皂沫冲净决不善罢甘休的人;还想起那个原先穿军官制服尔后穿中山装干部服最后又穿上农民黑棉祆的人;而且想起曾经风采翩翩然后神态庄重终于苍老迷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父亲……我看到,从说话的声音到走路的姿势,还有身材和五官,还有习性和灵魂,我都酷似他。我悲哀地发现,无论是成功或是失败,无论社会环境是有利还是不利,我都摆脱不了他给我的模式,摆脱不了他对我一生注入的溃传基因。P.1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走过了五十年,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为此,乌鲁木齐市文联、新疆报告文学研究会、乌鲁木齐市作家协会与新疆人民出版社联手编辑出版这部散文精品集,以示献礼。
新疆是一部大书。五十年来,一代又一代作家,在不断翻揭着其精彩的篇章。尤其近二十年来,散文创作名家纷起,斑斓炫目。这部集子所选作品正是这一时期的荟萃之作。
本书得到乌鲁木齐市委领导同志的关心和支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许斌同志亲任顾问;编辑过程中,孙立生、赵光鸣、高兴、吴连增、吴成章、矫健等诸位编委投入了大量劳动;还有出版社的同志为此书的出版不厌其烦,精益求精,让人颇为感动。在此一并致谢。
当然,由于时间仓促和水平所限,本书很难说没有遗珠之憾,如有不尽之处,敬希读者见谅。
编 者
200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