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内容推荐 在这本迪迪埃笔录、贡布里希亲校的谈话录中,贡布里希梳理了自己的人生历程和主要学术观点:包括他的家庭教育背景,他成年之后多语言学习的经历,他在二战中对纳粹电台的监听,以及《艺术的故事》和瓦尔堡研究院带给他的“史学家的双重生活”,时间跨越整个二十世纪,话题涵盖艺术史、哲学、心理学、信息科学、动物行为学等诸多领域。谈话中,贡布里希概括了他的思想如何受到在维也纳所受教育的影响,如何在1936年移民伦敦之后得到发展,并提纲挈领地阐述了他在《艺术与错觉》《秩序感》以及其他学术著作中讨论过的主要观点,包括对二维画面的解释与知觉,传统的重要性,程式、社会压力、趣味等因素对艺术的影响。书中还简洁生动地勾画出了贡布里希身边一群大名鼎鼎的人物的形象,包括施洛塞尔、克里斯、库尔兹、波普尔、潘诺夫斯基、科柯施卡、廷伯根等。若想深入了解贡布里希的学术观点,本书不失为很好的导论,既简明轻松又充满深邃的思想。 目录 中文版序言序言
 第一章 史学家的双重生活
 第一节 维也纳和曼托瓦
 第二节 伦敦
 第二章 没有艺术这回事
 第三节 传统的重要性
 第四节 三维的世界
 第五节 秩序感
 第三章 说明的驱策
 第六节 解释的局限
 第七节 趣味的问题
 结语
 注释
 精选书目
 索引
 图片致谢
 后记
 导语 这场持续了18个月的谈话,促就了一次当今世界重量级思想家和艺术史家的交锋……世界级艺术史学家、《艺术的故事》作者贡布里希与法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福柯传》作者迪迪埃·埃里邦的谈话紧紧围绕贡氏的经典著作和观点展开,他们的谈话从浩瀚的贡氏观念海洋中抽丝剥茧,理出了一连串值得大众重新审视的关于艺术、趣味和著史的思绪。"
 |